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概括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实验室领导班子
研究方向
方向一
方向二
方向三
研究队伍
方向一
方向二
方向三
共享平台
规章制度
实验室章程
其他章程
联系我们
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
蒋超研究员在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个体生物和化学空气暴露组组分的研究方法
2021年1月13日,蒋超研究员在NatureProtocols上在线发表题为:“Decodingpersonalbioticandabioticairborneexposome”的方法学文章。该文章从设备开发、试验流程以及生信分析角度系统的描述了揭秘个体水平空气暴露组组分的研究方法。人类疾病是由个体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而环境的影响可归因为生物、化学、物理甚至是心理等因素(图1)。不正常的环境暴露,特别是在幼儿时期,会大大增加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包括癌症、过敏/哮喘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环境暴露组(Exposome)是近几年新兴的针对于环境因素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大规模量化,并研究这些组分与人类、动物以及其他生物健康状态/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学科。环境暴露组中又以空气中的成份最难以开展研究。因此,开发高通量方法,以高灵敏度和高准确性定性和定量个体空气暴露组组分至关重要。图1.个体环境暴露组简图早期的暴露组研究主要通过调查问卷、靶向检测已知的毒素和病原体、非靶向检测生物和化学组分,以及利用固定监测建立环境污染物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以量化外部暴露组的个性化生理反应。已鉴定数百万种有机化
2021.01.15
周琦实验室在Nature、Genome Res和GigaScience同日发表三篇论文系统阐述动物性染色体多样性
性染色体从遗传上决定了两性之间截然不同的生殖器官发育命运和成年个体的外形差异,展现出许多与常染色体截然不同的基因组特点和演化模式,一直是生物学家追踪的研究对象。经典的性染色体演化理论认为,性染色体通常起源于一对古老的常染色体,为了防止性别决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性别决定座位之间通常不发生同源重组。这种重组抑制的代价是雄性特异的Y染色体,或者雌性特异的W染色体发生不可逆的退化,丢失了绝大多数与性别无关的基因,成为“基因坟墓”。现在这种人类和果蝇等模式动物中都报道过的性染色体演化的一般模式受到其他动物研究结果的挑战。2021年1月7日,我院周琦实验室以浙江大学为第一或共同通讯单位在Nature,GenomeResearch和GigaScience在线分别发表鸭嘴兽、北京鸭和澳洲鸸鹋高质量染色体水平基因组和性染色体演化分析。其中发表于Nature的鸭嘴兽工作为周琦实验室与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FrankGrutzner团队、华大基因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张国捷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其他两项工作为周琦实验室独立完成。图1鸭嘴兽(照片由DougGimesy提供)三项工作系统性刻画了动物性染
2021.01.11
每页
15
记录
总共
47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4
/
4
跳转到
问鼎网页版登录入口
|
星空官方站网站
|
乐鱼官方站页面登录入口
|
开云体育入口
|
MK网页版登录入口
|
韦德·官方端入口
|
星空在线注册
|
华体会官方版网站登录入口
|
完美体育(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